制度文件

制度文件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制度文件 > 正文

宁夏大学房改介绍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06年04月10日 00:00 点击次数:[]

宁夏大学房改介绍
(一)过程篇
  宁夏大学现有自管公有住房1971套,建筑面积14.6万平方米,从1996年—2002年7月,学校先后集中安排办理教职工个人房改购房手续五次,目前,已进行房改的有1790套,出售面积13.5万平方米,出售率92.47%,住房出售资金3784.48万元。  1992年前,原宁夏大学教职工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只有5.6平方米,危旧平房6000平方米,安排了近150户中老年教职工居住,阴暗潮湿,破破烂烂,每逢阴雨天气,室外下大雨,室内下小雨,出门挽裤腿。宁大校园有一幢特殊的楼,名字叫拐角楼,戏称“鸳鸯楼”或“筒子楼”,是青年教职工结婚过渡房,曾有两代人一家三口人住在一间13.5平方米的小屋内,拥挤程度就可想而知。房子问题一度成为教职工队伍的“稳定”器。  1992年后,学校决定实行集资建房,加快建房速度,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。变住房建设的“等靠要”,为政府拨一点,单位拿一点,个人集一点,即“三个一点”,合理负担。由于资金到位,住房建设速度加快,教职工住房困难缓解,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拥护。校园从此以后,逐年加大集资力度和广度(包括预     售),筹措建房资金,加快建房速度,并且着手危旧房屋的改造,使学校住房建设步入良性循环,住房矛盾大大缓解。教育学院、工学院、农学院均效仿这种方法。  1996年,学校被列为银川市房改试点单位,稳步出售公有住房,回收建房资金,滚动建房。  1998年,学校完成第一轮合并后,再次加大集资建房步伐,在原来三校区闲散空地,先后集资建房326套。  1999年,学校采取积极的帮助办法,请求市政府的支持,换购公有住房 278 套,266户新的集资户赶上了房改末班车。  2000年底,全区福利分房停止分配,取而代之的是住房货币化分配。  2000年,学校完成第二轮合并后,再次设法为王太校区68户塞进房改末班车。  2002年,购买住房的教职工陆续拿到了住房产权证书(农学院、个别的除外)。  2002年,完成了个人住房档案的建立工作,自治区房改办在年底核发了在职职工2002年的按月住房货币补贴。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住房一次性住房补贴已上报,自治区房改办答复,将在2—3年内陆续发放。  2002年底,学校出台了已购共有住房上市出售办法.基本内容是,“校内流通,上市交易,学校中介”.明确校内住房交易的渠道。实现卖小买大,卖旧买新,解决一房伴终身的问题。  2004年9月,学校研究,校内零星收回、腾空的住房不再分配,主要用于周转租住给学校新分配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,房租按照商品房租金收取。  2004年12月,自治区房改办开始兑现住房补贴政策,核发了我校2000年-2002年期间去世的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,核发人数为18人,金额为18.8万元。  2005年7月,将2004年12月前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全部予以兑现,核发人数为821人,金额为709.9万元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二)继续篇  2002年校党委书记、校长陈育宁提出设想,采取校企合作,周边开发,组织房源,供教职工购买。经过4-5月论证。2003年6月4日,现场拍板,决定成立教职工新区建设领导小组,专门负责此项工作。向校园周边开发住宅区,已成为当前高校解决教职工住房的有效途径。学校与宁夏鑫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定向开发“学林园”小区,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,420套住房,具有毗连校区、集中居住、设计先进、自己管理的特点,以优惠价提供给广大教职工购买,使学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。  2003年底,学校继续与银川建发集团合作开发“学府园”。  2004年至今,学校一直在校园周边设法为教职工开发住宅小区。 
 

上一条:关于调整学校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的通知

下一条: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